回顾9000乌军埋葬库尔斯克,泽连斯基飞去找拜登,俄方求助联合国
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,俄军已完全控制库尔斯克地区战略要地伊万诺夫卡镇,表明持续数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以俄方全面胜利结束。
9000乌军葬身库尔斯克,撤退路线沿途散落大量被遗弃的T-64BV坦克、M113装甲车及波兰提供的“蟹”式自行火炮残骸,部分装备因燃料耗尽或机械故障被迫就地摧毁。俄空天军在此役中出动苏-34M战斗轰炸机对乌军补给线实施轰炸,切断第47机械化旅与后方的联络,造成其建制瓦解。
由于电子战系统遭俄军“克拉苏哈-4”干扰,前线部队与基辅总参谋部的通信中断超过72小时,多个作战单元陷入各自为战状态。撤退至苏梅州的乌军残部正重新整编,但至少两个国土防御旅因伤亡率过高被合并为临时战斗群。俄军利用缴获的乌军“海王星”反舰导弹系统,对第聂伯河沿岸乌军据点展开打击,进一步压缩其防御纵深。
俄军依托新占领的1100平方公里区域,已部署“伊斯坎德尔-M”导弹系统,其射程可覆盖哈尔科夫工业区。更严峻的是,乌军在此役损失巨大,迫使欧盟紧急启动“弹药生产加速计划”,协调捷克、斯洛伐克兵工厂24小时运转以填补缺口。
乌克兰总统的专机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陆军弹药厂,他身着防弹背心视察M795炮弹生产线,这是其任内第六次访美的首站行程。该工厂当月产能已提升至每日3000枚炮弹,工人三班倒赶制的155毫米弹药被喷绘乌克兰国旗标志,通过安-124运输机直送波兰热舒夫枢纽站。四天后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,拜登宣布追加80亿美元军援,包括射程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导弹和“灰鹰”无人机。
该计划提出“五维战略”:建立北约标准防空网、组建8个机械化突击师、在黑海实施水雷封锁、推进欧盟候选国谈判、启动战时军工转型。秘密附件涉及使用西方卫星数据链引导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打击、北约军官团前线顾问部署方案,以及利用加密货币绕过俄罗斯金融制裁的通道。
新增的远程弹药可使乌军对克里米亚大桥构成威胁,而50套“吸血鬼”反无人机系统将削弱俄军“柳叶刀”巡飞弹的威胁。但有声音质疑,80亿美元可能影响印太战区战备。也有人警告,援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或将触发俄方采取行动。
别尔哥罗德州格拉伊沃隆村遭乌军“圆点-U”战术导弹袭击,冲击波摧毁三栋居民楼和一所幼儿园。现场视频显示,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抬出多名被预制破片击伤的儿童,其中一名7岁女童因脊柱损伤瘫痪。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展示弹体残骸序列号,要求追究乌方战争罪。
指控乌军指挥官违反相关议定书,将民用设施设为打击目标。照片对比显示,遭袭地点半径5公里内无军事目标,最近的俄军弹药库距此17公里。莫斯科还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提交平民证词,指控乌军使用集束弹药子母弹实施攻击。
联合国秘书长呼吁遵守国际人道法,但安理会未能通过谴责决议。一些国家质疑俄方证据链完整性,指出调查未独立核实伤亡者身份。欧盟对外行动署则发布报告,指控俄军在马里乌波尔剧院袭击中造成人员伤亡。此类“证据对抗”表明国际司法机制在冲突中面临挑战——海牙国际刑事法院虽发出逮捕令,但相关国家并非缔约国,约束力有限。
乌军在别尔哥罗德州古布金区发动“闪电-2”行动,摧毁俄陆军第6集团军前沿机场,数架直升机在跑道待命时被毁。通过比对残骸蒙皮涂装,确认其中一架卡-52曾参与马里乌波尔围城战。
乌军正将库尔斯克败退部队重组为“北方战役集群”,在苏梅至切尔尼戈夫方向构筑防线,同时在别尔哥罗德开辟第二战场。俄军则调集部队加强库尔斯克突出部,并在布良斯克部署电子战系统压制乌军无人机侦察。乌军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部队采用战术,使俄军防空系统难以锁定目标。
别尔哥罗德可能成为“放大器战场”——该州毗邻俄本土补给中枢沃罗涅日,乌军在此开辟战线可迫使俄军分兵防御,缓解哈尔科夫压力。但有人警告,若乌军持续跨境打击,俄方或将采取行动。北约宣布将在罗马尼亚组建部队,预防战火蔓延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
